推广 热搜: 网站建设 
中国电子商务的全球变脸
   日期:2016-10-11     浏览:43    评论:0    
核心提示:  近年,中国彩电产业有两大事件值得关注。1月8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的2008国际消费电子展(CES),海尔彩电再度进入有着世界
   近年,中国彩电产业有两大事件值得关注。1月8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的2008国际消费电子展(CES),海尔彩电再度进入有着世界彩电产业领军者意义的CES中央展厅。而日前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披露的一组研究数据则显示,2007年中国国内液晶电视出口首次超过CRT。种种迹象表明,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彩电企业正经历着由“国际代工者”到“产业布局者”的角色转变,中国彩电产业正演绎着一场海外变革。

  自主品牌改写彩电世界坐标

  继2007年成为惟一进入CES中央展厅的中国自主品牌后,1月8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的2008国际消费电子展(CES),海尔彩电再度进入CES中央展厅,与三星、夏普等世界一流品牌比肩而立,这一迹象意味着,中国彩电企业正逐步摆脱“国际代工者”的命运,成为世界彩电产业的“布局者”。

  据了解,CES中央展厅是全球消费电子最尖端产品的“黄金地带”,参展商必须凭借企业实力、品牌知名度、参展历史等综合因素优势才能获得中央展厅的优先选择权。因此,再次进入CES中央展厅的海尔成了众多参会人士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在海尔300多平方米的展位上,海尔全球率先推出的同时具备高清显像技术与追时可录技术双重基因的宝蓝流媒体电视备受瞩目。电视上播放的NBA比赛画面动感十足,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不仅如此,海尔彩电的布展融入了NBA这样一种具有全球化冲击力的元素,并请来前NBA球星加里·佩顿助阵,成为展会最大亮点之一。海尔也同时被展会评为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第一品牌。

  而此前许多市场分析家的共识是,中国产品攻占了不少低端消费市场,但欲与国际知名品牌分庭抗礼还为时尚早。而海尔彩电的这一作为表明,经过十年的全球化拓展,中国彩电企业的全球化策略已渐显成效,中国彩电品牌已经取得了世界的承认,其产业位置已经置于了“世界的中央”。

  重新“走出去”

  1月22日召开的2007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暨彩电行业研究发布会上传来消息,2007年中国彩电行业整体上处于平稳的上升期,无论内销还是外销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出口方面,首次出现了液晶电视出口超过CRT电视出口的新局面。

  根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研究发布的数据披露,2007年,国内共生产彩电8807万台,同比增长了0.4%,基本与2006年生产规模持平,主要变化在产品结构的调整,新型显示技术的电视逐步取代CRT彩电。2007年,国内CRT彩电的产量回落至6000万台,占总产量的比重不足70%,液晶电视产量2600万台,约占总产量30%。销售方面,液晶电视出口达到53.8%,CRT电视出口比重为45.2%,液晶出口首次超过CRT。

  中国彩电企业20年的发展之路,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获得企业真正的价值,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够摆脱代工的命运,成为一个世界产业的“布局者”?

  在CRT时代,国产品牌依靠规模不断放大与价格不断降低的模式,短时间内挫败了外资品牌;然而到了平板时代,国产品牌的价格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反而受到外资的严重挤压。

  站在历史的拐点上我们发现,国内大部分品牌都为价格战所累。中国彩电品牌所倚重的价格利器已经彻底失效,海尔彩电的十年发展历程告诉这个产业,价格战无法提升中国彩电的国际竞争力,只有从“全球化”着眼,对国际资源进行合理的占有和利用才能真正改变中国彩电业的世界坐标,而价格、技术、市场份额都仅仅是一种动态因素。

  编后

  随着所谓“无国界世界”趋势的到来,企业无论大小都在向全球化的经营模式发展。台湾管理科学学会理事长许士军认为,今后企业所要发展和依赖的竞争优势,不在于本身的条件和能力,而在于一个网络系统内各成员的选择及其联结是否具有优势,是否具有全球运筹管理能力。

  目前,中国彩电业正面临着从劳动力和资源密集的低端出口商向高附加值的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的转型。中国彩电的全球化之路依然存在其独特之处。首先,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巨大;第二,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与竞争中,中国彩电企业积累了同国际企业打交道的实战经验。

  正因为如此,中国彩电企业在制定全球化战略时,需要考虑差异化定位、海外拓展的最佳模式以及目标市场的选择,像海尔那样寻找自己的路径,以实现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渗透的双重嬗变。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